从公司发展看技术人才需求
技术人员除了关注自身的技术成长,也需要关注一些产品和公司发展方面的事情。这篇文章从产品和公司发展的角度,看对技术人才的不同需求。可以给正在找工作和关注长期发展的同学做些参考。
在进一步阐述前,我想把技术人员做一个简单的划分:纯技术型技术,业务型技术。
纯技术型技术,技术能力较强,擅长基础组件,基础服务的设计开发。做的东西更多是提供给上层业务开发人员使用。
业务型技术,擅长编码解决业务逻辑,熟悉业务逻辑,对业务也更有激情。直接面对的是产品人员。
这两类的划分是根据经验观察的划分,没有严格的定义。但在实际工作中,这种划分确实存在,而且两种类型的技术,在工作选择和发展路径上,也有很大的不同。两种类型的技术没有高低之分。即不需要重技术轻业务,也不需要重业务轻技术。
这里只说大家比较关心的互联网公司。
第一阶段是产品发展的初期
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开拓市场,抢占用户。 这个时候,对业务型技术人才需求旺盛。技术方面更多是以完成业务需求为主。 互联网新产品早期的发展,基本是唯快至上。快速迭代,快速试错。迅速抢占市场。速度稍慢,可能市场就被抢走了。 所以基本都需要大量的加班,以加快迭代的速度。这个阶段的公司,基本都是初创公司。在天使轮或者A轮阶段。风险高,收益大。于业务型的技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。偏好全栈程序员,因为一个人能干几个人的活,而且可以灵活调配,今天做前端,明天做后台,可以极大的节省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。不过对于纯技术型技术,发挥空间不大,建议不要进入此类公司。
第二阶段是产品发展的中期
如果一个公司能发展到此阶段,说明已经有了稳定的用户和市场。这时候,因为业务的发展,对业务型技术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。而纯技术型技术的需求也开始出现。早期为了尽快的抢占市场,在技术上通常不会有太多的考究和追求,基本是能用就行。过快的发展,必然留下一堆的技术债。待到一定用户量后,先前的架构设计,软件性能各方面的问题会慢慢暴露。所以需要开始引进纯技术型技术,进行架构的优化,基础设施的构建等。这阶段的公司,基本都是中型公司了。技术员工可能在50--200人的水平。 风险相对第一阶段已经小很多,如果产品天花板高,后期也会有很大的回报。
第三阶段是产品发展的稳定期
这个时期,业务层面,基本都已经到顶。技术层面,架构设计,系统性能等相对前面也更加的完善和优化。但公司通常会为了进一步的节省成本,再进行一轮甚至几轮的的技术架构优化,性能优化,以节省机器成本和人力成本。公司的技术人员可能超过200人,已经是大公司,可能已经很赚钱。这个阶段的公司,业务型技术的发挥空间会比较小,因为业务基本已经见顶。但纯技术型技术可能可以赶上最后一波技术红利,再参与一轮甚至几轮的技术优化。纯技术的收益可能还挺大。除了金钱收益,可以收获一次或多次的整体优化经验,这是很宝贵的。能力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提升。这个阶段的公司,给与的待遇也不会差,基本是一半现金一般期权的情况。而且上市的概率也大。
对于纯技术型技术来说,如果看好一个产品,在第二阶段进入比第三阶段进入更好。因为,技术优化,在第二阶段已经开始。 第二阶段可能是把原有60分的系统改进到70分。而第三阶段,可能就需要把一个80分的系统改进到90甚至95分了。难度上是要高很多的。 而不少的管理者,并不知晓这里的缘由,以为是后进来的技术不行。可能会对整体贡献度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第四阶段是产品发展的稳定后期
业务层面,已经没有发展空间。技术层面,也因前面的优化,已经很完善。如果业务一直赚钱,内部的员工会活得比较舒适。此时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才,会离开,找寻更大的发展。留下的通常是能力差,或者追求稳定的员工。此时团队的内部可能已经出现各种腐败的现象,也是各种内部斗争很厉害的时候。这个阶段的公司,对于有追求的同学,不是很好的选择。不过对于追求安稳的同学,还是可以考虑的。但待的时间长了,对个人的发展比较不好。处于此阶段的公司,比如蘑菇街,唯品会,陌陌等。基本都已经上市,但业务基本已经止步,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不大。
产品覆盖多领域的巨头公司
对于很多的公司,发展可能就止步于此了。 但依然有公司突破了这个阶段,比如BAT巨头(这里不黑百度,虽然它已经落伍)。
这类的公司都进入了多领域的横向扩展阶段。围绕原有的成功产品,进步一向周边业务扩展,并不断的获得成功。
对于纯技术型技术,巨头公司的产品线增多之后,会催生出专门的基础组件部门。这对于纯技术型技术是极好的机会。自己精心设计和实现的一个组件,有可能被多个产品使用,最终可能会面向几亿甚至十亿级的用户。举个例子, 例如阿里巴巴这种体量的公司。天猫,淘宝等业务可能会共用一套中台的服务。这里面,假设有个做基础组件的程序员,花了三个月的时间,将其中一部分的性能提升了百分之三十。这百分之三十性能的提升,可能将服务的整体性能提升了百分之五。阿里这种体量的公司,服务器数量在10万级别是很正常的。提升百分之五,相当于节省了5000服务器。每台服务器,假设是5万块,就直接节省了2.5个亿(这里例举的数字不一定准确,但量级应该是差不多的)。而如果在一间中型公司,因为体量问题,虽然你用了同样的技术,优化了同样的东西,但所创造的价值却会小很多。所以纯技术型技术人才,在巨头公司的基础架构部门,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。
对于业务型技术,巨头公司的新兴业务部门是不错的选择。因为背靠大公司,风险相对初创企业也小很多。而如果产品成功,收益也是十分可观。这类部门,产品做成功,是最好的结果。如果不幸夭折,该部门可能会被解散。不过相对于创业公司,由于巨头公司的其他部门通常也需要人才,所以可以在公司内部跳动。相对初创公司的直接倒闭,对个人的发展影响要小很多。
以上从一个公司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不同阶段对技术的不同需求。 有的同学可能会感慨,自己有公司要就已经不错了,哪有那么多的选择。确实,有的选,已经是件幸福的事情了,更多的同学可能是选都没得选。但这个社会,只要你肯持续的学习,努力,新的机会总是会出现的。不要破罐子破摔,保持学习,注重成长。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不是100米冲刺。有人现在跑的快些,有人慢些,但越过终点才是最终的结果。愿上面的内容,在你做下一次选择的时候,可以给你带来帮助。
相关阅读:
觉得我写的不错,就关注我吧: